病人多以突然高热胁肋剧痛或发黄为主要特征

柴胡15~25g,黄芩15g,半夏15g,木香7.5g,郁金15g,大黄15g(后下),车前子15g,木通15g,栀子15g,茵陈25g

临床表现:胁肋部呈持续性绞痛,起病急,阵发性加剧,腹肌紧张、拒按,常伴有心烦喜呕,口苦咽干,或高热寒战,或身热不扬,尿少色黄,大便秘结,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或弦滑

1. 湿热胆滞证

选方用药:大承气汤加龙胆泻肝汤加减大黄15g(后下),厚朴10g,枳实15g,芒硝10g(冲),栀子10g,胆草10g,木香5g,生地10g,柴胡20g,黄芩15g,连翘30g,蒲公英30g,板蓝根30g

关键词:中医如何辨证分型治疗急性胆囊炎?

更多关键词相关资讯阅读

(责任编辑:oneday)

该证为湿热内蕴胆经,气机不利所致临床多属急性感染性胆囊炎,或化脓性胆囊炎病人多以突然高热、胁肋胆囊炎引起胰腺炎剧痛或发黄为主要特征本方柴胡、黄芩清利肝胆,配半夏降逆止呕,化痰利湿;木香、郁金疏利肝胆,行气止痛;大黄泻热通便以除湿热;车前子、木通泻水道以排湿邪;栀子、茵陈清利肝胆湿热以退黄故本方为清热利湿、理气退黄之良剂

2. 毒热内壅证

作者:佚名

分享到:

临床表现:胁肋持续剧痛,右上腹或全腹部硬满、拒按,或胁下可触及包块,同时伴有高热寒战,口苦咽干,头晕,精神萎靡不振,甚则神昏、谵语,或者肌肤发黄,色黄鲜明,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质红绛,苔黄燥或有芒刺,或少津无苔,脉弦滑而数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理气通下

本证以毒热内盛,肉腐成脓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属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或坏疽性胆囊炎故选用大承气汤通泻攻下,并合用胆囊炎会引起什么龙胆泻肝汤清利肝胆方中大黄、芒硝通里泻热、解毒散瘀;枳实、木香行气止痛;栀子、胆草、柴胡清热利胆;生地、黄芩凉血解毒;连翘、蒲公英、板蓝根清热解毒,专疗毒热内壅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解毒通下,利胆止痛之功效在临床上,高热神昏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精神萎靡不振,脉弱无力者可加用参附汤

来源:本站原创

2004-5-21 2:25:00

治疗方法:清热解毒,通泻攻下

相关资料

选方用药:小柴胡汤加减

分享到:


白癜风治疗医院
石家庄最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ohuoyun.com/dnyby/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