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村,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年至医院院长。
就在刘玉村任职院长期间,曾分享过一段他患胆结石的故事。
年,我成为了“无胆英雄”。人家都说,你就是这方面的专家,教人家不得病的,但自己怎么也是胆结石患者?我说,虽然四五十岁的肥胖女性最容易得胆结石,但三四十岁的男性也会得。
年,我那时候三十岁,得到一个很好的机会,被公派去一个很美丽的欧洲国家丹麦进修学习。所以,那时候就改善生活了,因为一个人在那,我自己又不太会做饭。所以就用最简单的方法,买一只鸡,洗干净,剁一两刀,放到锅里,放点葱姜蒜,就炖,然后一顿饭就吃掉一整只鸡。有时候我还自己摊鸡蛋饼,这个最省事,搁一点面,然后一次放十个鸡蛋。因为那里鸡蛋非常便宜,快要过期的便宜很多,我一下买一摞,然后放冰箱里头。
就这样两年下来,体重长了很多,肚子也大了,胆固醇也开始结晶了。回来以后,我觉得必须得减肥,怎么减呢?节食减肥快,早上不吃早餐,中午就吃一个煎饼、一根黄瓜,坚持了很长时间。肥虽然减下来了,但却为健康埋下了隐患。
后来有一次吃完晚饭,我就觉得肚子疼,在床上辗转反侧。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得了胆结石,以为就是胃疼。后来经过这么一折腾,那块石头“跑”了,就不疼了,这是第一次犯病。第二次是半夜十二点多,肚子疼得疼醒了,我觉得可能是原来控制饮食,是不是因为饥饿引起的胃溃疡。胃溃疡引起的疼痛,吃点东西就会好。好不容易翻出一罐八宝粥,就喝了,但喝完一小时后,疼痛也没缓解。
我自己是外科大夫,一摸,不行,估计得胆结石了。于是,大半夜我就医院,一手扶车把,一手摁着肚子。医院,找同事给我打了一针杜冷丁,这是跟吗啡一样止疼的药,不管用,还是疼得不行。再打解痉挛的药,打了好几针,嘴干得不得了,疼痛依然没有彻底缓解。
到了早上,大夫们都上班了,我到B超室一照,果然是胆结石。怎么治疗呢?开刀。所以,在年的5月4日,我的胆就被摘除了。
这样做会“帮”你得上胆结石1、零食当主食不规律的饮食既打乱了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又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胆汁排出,胆汁黏稠度增加,易引发胆石症。
爱吃糕点甜食、精米细面,不吃粗粮蔬菜,这就易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增高,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也随之上升,从而促发胆结石形成。
顺时养生、规律养生才是王道,一日三餐,按时吃饭!
2、爱吃甜食糖摄入过量,会加快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调,而过多的胆固醇又会形成胆固醇结石。
吃甜食一定别过量,解解馋就好。
3、不吃早饭这一条是胆结石“最有名”的诱因了(ˇ?ˇ)~
人在早晨空腹时,胆汁贮存了一夜,胆固醇饱和度较高。如果正常吃早餐,胆囊收缩,使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
如果不吃早餐,胆汁中的胆固醇排不出来,进而引起胆固醇沉积,逐渐形成结石。
所以怎么办?这个就不用说了吧~
4、吃得太油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使血脂过高。作为血脂的一部分,胆固醇也随之升高,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过于饱和,就容易析出胆固醇结晶,形成结石。
尽量控制自己,少吃一些高脂肪食物(动物油脂,如猪油、羊油、牛油等)和高胆固醇食物(奶油、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和猪脑、羊脑等)。
5、吃得太素长期低脂肪饮食,其实也是胆结石的不利因素。
低脂肪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造成胆汁缺乏及营养不良,引起胆结石。
所以说啊,过犹不及,不管吃啥,适度就好。
6、不爱喝水平时不太爱喝水,或者饮用含钙、镁离子较多的硬水,胆汁浓缩也容易生结石。
水质的硬度还与水的来源有关,来自深井的水,尤其是矿泉水,溶解地壳内有益于人体的元素(钙、铬、镁、锰等)较多,属于硬水;而河流、湖泊的天然降水中含有此类元素较少,故称软水。
每天应保证饮水达~毫升(约7~8杯)以稀释胆汁。还可适量吃些米汤、稀粥等。
7、老生闷气老生闷气、长期压抑,找不到出口“泄洪”,就会肝气郁结、气滞,胆汁易瘀阻,就易产生胆结石。
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对证吃些调节情绪的中药。另外,笑也是一味良药,不仅能养肺,还能疏散郁结,使身心通畅,通则不痛。多笑笑,心情好。
8、体重超标肥胖易导致代谢综合征,影响胆黄素的代谢,从而生成结石。除了易得胆结石,肥胖还是高血压、高血脂等的危险因素。
建议坚持每天一万步、或游泳半小时。
9、减肥过快一般情况下,减肥者限制饮食,只摄入低热量食物,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瘀滞,胆固醇就会析出沉淀,黏液浓缩,最终形成胆结石。在减肥的头两年最容易形成胆结石,尤其是快速减肥的2~4个月内,约有1/4的减肥者会发生胆结石。
是否该继续减肥,要看体重是否需要减肥;一般来说,减肥应该控制在每月减掉3~4斤为宜。
何任:我治胆囊炎,黄连汤是首选方I导读:治胆囊炎多以柴胡剂,何任老师治该病用黄连汤为首选方。升降阴阳,寒热并投,上下兼治,寒散热消,胃和逆降,其证自愈。(编辑/张亚娟)
治胆囊炎之升降阴阳法
作者/何任
胆嚢炎者,常与胆石症同时存在,亦有因感染引起胆囊炎而无胆石者。其症常突然发作右上腹疼痛(胆石者则常为阵发性绞痛)放射至右肩胛部。其急性发作常有发冷、身热,血中白细胞增高,或出现黄疸等症状。慢性者常有右上腹疼痛,时作时止,虽无身热等症,似常因饮食不合适而引起。目前临诊中最为常见,本文所论者,多着重于慢性胆囊炎症。
按中医辨证胆囊炎之主要证状属“胁痛”“脘痛”“胆胀”“癖黄”之类证候。凡饮食失当,情绪不调,或受外感之邪传入肝胆,以致湿热蕴结,肝气郁滞,升降失司,胆汁滞阻,可见身热、胁痛,黄疸等症,热灼胆液,久而成石。肝胆与脾胃关系甚密,肝胆病既可来源脾胃欠调而蕴成湿热,而肝胆之气失和又常致脾胃受病而厌食、恶心、呕吐。胆囊炎之病因病机,从其主症“胁痛”这一常见症状而言,于多种病证均可见到,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寄生虫病,肝脓肿,肝癌以及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病,肋间神经痛,几乎多以胁痛为主要症状。因而习见的病因病机分析,总亦包括在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阴不足,外邪侵袭四种,而四种又互有影响或互相兼见。我们可据此而辨证论治。
其治疗原则:外邪多以祛邪为主,利湿清热解毒;内伤气滞血瘀者,多以理气疏肝,祛瘀通络为主;肝血不足者,则以滋养肝肾,养血柔肝为治,而各种治疗亦往往相互交错参用。其治方有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旋复花汤,复元活血汤,一贯煎,龙胆泻肝汤,逍遥散,乌梅丸等,以及配合金钱草,海金砂、蒲公英,败酱草,绵茵陈,大黄等单味药加减。而各地医家自创之验方效方,亦甚多,治效亦好。
余得日本友人相赠著作中,彼医治疗胆石证,胆囊炎所用方剂有以大柴胡汤治胆石剧痛,胸胁苦满而便闭者;以柴胡桂枝汤治胆石症胁痛不明显,腹直肌紧张者,咽喉干,渴甚剧者加生石膏;以四逆散治无便秘而疼痛较甚及胸胁苦满,季肋下腹直肌拘挛,手足冷、疳热者;以《万病回春》之清热解郁汤(方为山栀子、苍术、各3克,川芎、陈皮、生姜、香附子各2克,枳实、黄连、甘草各1克、干姜0.5克)治胆石症、胆囊炎之不适应用柴胡剂者。并认为以芍药甘草汤治疝痛发作期,有松解肌肉紧张、缓解疼痛之效果等。
余治胆囊炎,除亦常选用以上各法各方药外,尚采用黄连汤,见效较理想。
《伤寒论》谓:“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其方为:黄连三两,炙甘草三两,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七味煮去滓,温服,昼三夜二。本方证是由胸中有热,胃中有寒,升降失司,表里失和所致。故立方以寒热并投,上下兼治。
黄连汤为张仲景升降阴阳之方。成无己谓:“湿家下后,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是邪气入里,而为下热上寒;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下寒上热也。胃中有邪气,使阴阳不交。阴不得升,而独治千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与黄连汤升降阴阳之气。”从黄连汤之配合而论,汪讱庵说:“黄连苦寒泄热以降阳,姜、桂辛温除寒以升阴,人参助正祛邪,半夏和胃止呕,甘草大枣调中止痛。上中二焦寒热交战,以此和解之。”
按:黄连汤实为小柴胡汤之变方,以桂枝代柴胡,以黄连代黄芩,以干姜代生姜。所谓“从中而和之法”。故其能收平调寒热,升降阴阳,和胃降逆之功。正如喻嘉言说的“不问下寒上热,上寒下热,皆可治也”。
研究《伤寒论》的著名医家对黄连汤的评价尚多。再举柯韵柏,他说此亦柴胡加减方也。表无热,腹中痛,故不用柴、芩,君黄连以泻胸中积热,姜、桂以驱胃中寒邪,佐甘、枣以缓腹痛;半夏除呕,人参补虚。虽无寒热往来于外,而有寒热相持于中,仍不离少阳之治法耳。”王旭高亦说伤寒分表、里、中三治,表里之邪俱盛,则从中而和之,故有小柴胡汤之和法。至于丹田胸中之邪,则在下而不在表里,即变柴胡汤为黄连汤,以桂枝易柴胡,以黄连易黄芩,以干姜易生姜,亦从中而和之法。”
从成、柯,王、喻、汪诸家之说中,得到的启示是胆嚢炎之病证,多为寒热错杂,阴阳失其升降。以六经分证,当在少阳范畴,和法是可以用的,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都属选用之例。
余意以为在见证中,如急性发作,有畏寒、身热,胁腹疼痛,呕恶,大便欠调者,当视表、里证而和之。而对慢性胆囊炎,其证正如柯韵柏所谓“虽无寒热往来于外,而有寒热相搏于中”是上下,不是表里。故虽亦可以小柴胡汤解少阳,但是和表里之方,不若用黄连汤以和上升降阴阳更为恰当。因之余遇慢性胆囊炎,或伴有胆石症证见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胁腹痛欲呕者,即用黄连汤为首选方。用以升降阴阳,寒热并投,上下兼治,寒散热消,胃和逆降,其证自愈。举例如下。
(一)陈某,男,38岁,年4月初诊。右胁及脘部疼痛,时发时好,已历多日,胸部闷滞、略有热灼感,泛泛欲吐,饮食减少、大便溏烂,苔腻,脉弦。经B超示胆囊大,诊断为慢性胆囊炎。
处方:黄连5克,党参9克,炙甘草6克,桂枝6克,姜半夏9克,干姜6克,红枣12枚。七帖。
复诊:谓服药2帖后,胁脘痛减轻,大便较成形,服完七剂,饮食有增加。再服原方十四剂。以后未闻复发。
(二)魏某,女,54岁,年7月。素有胸闷胁痛,曾住治疗。B型超声诊断为胆囊炎伴胆石症。近周来胃部疼痛,厌食油腻,恶心欲吐,曾吐苦味绿色水,大便较稀,次多,舌苔厚腻,脉弦。
处方:黄连6克,姜半夏9克,炙甘草6克,干姜6克,桂枝9克,太子参12克,大枣12枚,姜竹茹12克。七帖。
复诊:谓服药后痛减,呕泛止,大便次渐正常。再续服七剂,以资巩固。
以上例案均根据《伤寒论》用黄连汤之指征,首辨其上热下寒,腹痛与呕吐。因阳气内郁胸中,胃有邪气,致脾胃失于升降,胃不得降,则胸中有热而欲呕吐;脾不得升,则中焦有寒而腹中痈,邪气阻滞寒于中,寒热分据上下,故投本方,以升降阴阳,效果显然。
黄连汤用于临床,范围较广,不仅胆囊炎可得显效,而对急慢性肠胃炎,某些溃疡病以及其他肠胃疾患。只要见症见胁痛,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腹痛,食少、或大便利下,分析辨证属于阴阳失调,寒热上下者,均可以之和调升降。然则黄连汤固以调达上下为主,汪讱庵说:“上下未有不分表里者。大概上焦属表,中焦属里,胸中与太阳为近,故用桂枝。嘉言着眼虽高,而立言尚有未尽。”此为对上、下、表、里之另一种认识,颇可作为理解分析黄连汤用法之参考。
从黄连汤治胆囊炎效果昆著,说明古方不仅能为当前中医临诊取用,而且也可以从中发掘出更多的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而去探索的新内容。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年第12卷第6期。作者/何任。
本文其他参考资料:-03-03健康时报网《零食当饭吃小心胆结石》、-02-23健康时报网《胆结石喜欢8种吃货》、-02-18健康时报网《“无胆院长”的自述》、-11-03健康时报网《专家:胆结石爱找4F》、-07-12健康时报网《甜食吃多易患胆结石》、-05-11健康时报网《不吃早餐易得胆结石》、-07-28健康时报网《减肥过快易得胆结石》
紫雪斋文化互助公益平台本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花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