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疾病是人类常发病症,但却一直未被人们重视。其实,小小胆囊分泌的胆汁,能帮助人体消化和吸收脂肪,对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也有重要意义。
不过,因其处在人体位置的特殊性,很多人都会将胆囊疾病发作,误认为是胃病发作,从而耽误治疗,甚至导致癌变的可能。
那么,胆囊疾病主要分哪几类,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什么样的困扰,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常见胆囊疾病
常见的胆囊疾病主要有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样变和胆囊癌等。其中,胆囊结石最多,而情况最严重、最难治疗的则是胆囊癌,胆囊癌常与胆囊良性疾患同时存在,最常见是与胆囊结石共存,结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胆囊结石
符主任表示,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人,而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人,通常为男性发病率的两倍。此外,40岁后,胆囊结石发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不过,结石形成的原因很复杂,和多种因素有关。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肝硬化等因素都可引起胆囊结石。
一旦胆囊结石病症发作,就会出现胆绞痛、恶心、呕吐、黄疸、发热等现象,同时还会引起消化不良等胃肠不适,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继发胆管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胆内瘘甚至胆囊癌变。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即胆囊息肉样病变,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发病率以男性居多,主要为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增生症、胆囊腺瘤4种常见类型。
符主任表示,大多数胆囊息肉无需特殊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B超即可。不过目前而言,对于需治疗患者,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案。
他还告诫市民,胆囊癌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或只有慢性胆囊炎的症状,早期诊断很有困难。可一旦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包块,黄疸等,病变已到晚期。所以,及时预防才是关键。
少吃多动,预防胆囊疾病
既然预防才是王道,那市民该如何做起呢?符主任从饮食和生活护理两个方面,为大家总结出预防方法。
●饮食预防
少吃含脂肪量高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物,尽量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少食含胆固醇量高的食物,如鱼子、蛋类、蛋黄、食肉动物的肝、肾、心、脑等;饮食以蒸煮炖烩等清淡为佳,切忌炒、炸、烧、烤、熏、腌制食品;宜多吃西红柿、玉米、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定时定量进食,忌烟酒及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如辣椒、芥末。
●生活护理
患者用药应有医生指导。对肝胆有害的药尽可能少用,对滋补品、保健药、茶饮等要慎用。根据身体状况,加强身体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游泳等,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进行适当的锻炼,但不可过于疲劳,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护机体和肝胆功能。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
有任何问题可以拨打—
来院可乘坐:2.5.7.12.13.18.22.29.35.43.80..路到古城台站下车(博纳广场旁)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北京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