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胆囊炎,你应该知道这些

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据临床表现和临床经过,又可分为急性的和慢性的两种类型,常与胆石症合并存在。

右上腹剧痛或绞痛,多为急性胆囊炎,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现绞痛样。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呈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

胆囊炎是如何产生的?

胆囊是一个囊状结构,主要功能是贮存胆汁,而胆汁的主要作用是消化脂肪。当有食物,尤其是油腻食物刺激时,胆囊收缩,排出胆汁以消化食物。

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胆囊结石长期存在,均可导致胆囊功能异常,引起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又分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两种,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较多见。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若胆囊收缩功能异常,易导致胆汁排出不畅形成结石。胆囊结石的存在,会加重胆汁排出不畅。胆囊里的胆汁越积越多,胆囊的压力随之越来越大,另外结石对胆囊壁的反复摩擦,胆囊壁就会出现炎症。

2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正常胆汁里是没有细菌的,当胆囊梗阻、胆汁排出不畅时,肠道里的细菌就可能进入胆囊,引起胆囊发炎。如果胆囊内压力剧增或细菌大量繁殖,就会引起急性胆囊炎发作。

◆◆◆

一定完全戒除脂肪吗?

通常,一些患者就理解为“吃脂肪=排胆汁=诱发胆囊炎发作”,因此会选择“清水煮白菜”这类无脂饮食。

这样其实是不对的!

虽然高脂饮食明显会刺激胆囊收缩加重腹痛,但平时适量进食脂肪不会诱发或者加重胆囊炎。相反,适量的脂肪摄入会刺激胆囊正常的收缩,使胆囊内的胆汁及时排空,减少胆汁瘀积,避免形成胆结石、加重胆囊炎。

此外,脂肪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缺少脂肪的摄入,会逐渐出现乏力、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凝血功能异常等表现。

胆囊炎该如何饮食?

(1)如果急性胆囊炎患者出现胆绞痛,应马上停止进食,静脉补充一些需要的营养。在症状得到一定缓解后,可补充一些较清淡的食物或低脂肪食物,如低固醇、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每天的脂肪吸收量应有一定的限制,最好在45g以内最好,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脂肪的摄入。

(2)可补充适量植物油(具有利胆作用)。胆固醇应限制在每日mg以下,碳水化合物每日应保证mg~30g。

(3)提供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但脂溶性维生素a、e、k、类胡萝卜素如虾青素等需要胆汁分泌参与吸收,所以要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量进补,以免造成患者病情恶化。确实需要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e、k、类胡萝卜素等则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适量补充。

(4)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膳食纤维。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除了能补充维生素外,还能减少胆结石的形成、胆固醇吸收、胆囊炎的症状。

(5)多喝水,可促进胆汁排出,每日可饮入~ml,减少胆结石形成机会。

(6)少量多餐,可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达到引流目的。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戒烟戒酒。

(7)合理烹调。宜采用煮、软烧、卤、蒸、烩、炖、焖等烹调方法,忌用烤、炸、煎等。食物温度适当,过冷过热食物,都不利于胆汁排出。

鸡蛋、牛奶、瘦肉能不能吃?

一个鸡蛋中的蛋白质大概有7g,一盒mL牛奶的蛋白质大概是7.5g,1两瘦肉的蛋白质大概5g左右。因此,按照慢性胆囊炎要求每天蛋白质供应量为80~g来计算,其实慢性胆囊炎的病人可以像常人一样,甚至比常人摄入更多的蛋白质。

然而,鸡蛋中还有一个问题:胆固醇。

一个鸡蛋中大概含胆固醇mg,而慢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固醇摄入量限制在mg以下,因此,每天一个鸡蛋的摄入量对于大多数人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一个鸡蛋吃下去,就会引起腹痛,那么建议少吃。

炒菜可不可以放油?

平时我们用的植物油,1mL植物油也就含脂肪0.9~1g。慢性胆囊炎患者每天脂肪摄入量控制在40~50g,因此,胆囊炎不吃油明显是错误的!

炒菜可以放油,只是注意要少放一些,而且注意平均分配至三餐,避免单次摄入过多的脂肪,诱发胆囊炎急性发作。烹饪用油最好选用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

脂肪和固醇的摄入要少

脂肪和胆固醇越多,越容易刺激胆囊收缩加重腹痛;而且,脂肪和胆固醇会让胆汁变得粘稠,更容易形成结石。

每天脂肪摄入量控制在40~50g,胆固醇摄入量每天应少于mg。

营养塔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刘云涛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ohuoyun.com/dnywq/10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