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中国老百姓家里的小药箱,几乎每家都有几盒阿莫西林备在那里。感冒发烧更是习惯性地来一句:“吃点消炎药。”阿莫西林就吃上了。恐怕这个时候很少有人意识到阿莫西林就是抗生素吧。
别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药
我在美国药房工作的时候,阿莫西林是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的用法用量计算出片数后,按片卖给患者的。有句话讲“在美国买抗生素比买枪支还难”,这话一点也不夸张。而中国老百姓却将抗生素整盒备在家里!不仅阿莫西林,中国老百姓还把头孢、阿奇霉素、甲硝唑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当成包治百病的消炎药用。
抗生素是把双刃剑:杀敌一万,自损三千
事实上,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不仅不知道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往往连哪些药是抗生素都搞不清楚,因此有时候滥用了也不知情。不妨来看看老百姓常用的哪些药是抗生素,并请记住这些药,自己不要随便去药店买。
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类(如××头孢,俗称“先锋×号”)、红霉素类(如阿奇霉素)、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喹诺酮类(如氟哌酸,××沙星)、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增效联磺)、甲硝唑、氯霉素、庆大霉素等。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老百姓是把抗生素当成消炎药来用的。他们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医院临床医生,甚至一些大教授们,都爱使用“消炎药”这个名词来解释抗生素,名字的误导常常是致命的。
记得有一次我坐火车去旅行,在车上遇到一对年轻的夫妻在给一个不到一岁的宝宝服用小儿安(通用名:小儿复方磺胺二甲嘧啶散)。我问他们为什么要给宝宝吃这个药,他们说孩子不睡觉,服用一点药希望能起到安神的作用。我赶紧制止他们,告诉他们这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类药物,不是安神药。根据对药名的理解来吃药,这是多么可怕的行为!
对于中国滥用抗生素的根源,许多人将其归结为老百姓医学知识的缺乏,认为是老百姓滥用造成的,这太冤枉中国老百姓了。要知道,抗生素是处方药,绝大多数人手医院里开出来的,医院的医生滥开抗生素处方才直接导致了病人的滥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道疾病方面专家钟南山曾经说过:“医院,治疗一般的发烧感冒,有80%都使用抗生素,而事实证明是不需要的。”因此,滥用抗生素主要原因在医生身上。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去医院看病,医生一看病情就说有炎症,随后问家里有没有消炎药,没有就给你开点,而他所谓的消炎药就是阿莫西林、头孢之类的抗生素。正因有这样的医生,老百姓才会把头孢之类的药当消炎药吃!
我朋友的妈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稍微不舒服,不管什么毛病,都要吃点阿莫西林,每次我朋友跟她妈妈说感冒不要乱吃阿莫西林,她妈妈都说没事,问她为啥没事,她说医生说了,这是消炎药。她妈妈不仅自己这样乱吃,还要求身边的其他人稍有不舒服就吃。劝说不仅没用,还会遭到她妈妈的白眼或批评,我朋友也挺无奈的。
有时候,医生对病人说,你就是普通感冒,回家多休息多喝水就行了,不用开药。有的病人能理解,放心地走了,可有些病人就会认为这医生水平太差,生病了怎么能不给开药呢?非要追着医生给开点儿药,医生解释不通,也就给开了。
在中国“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下,医生的价值不能通过自身的技术来体现,有些医生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就倾向于给病人多开抗生素。深究起来,部分原因要归结到医疗体制。
最严重的后果是产生“超级细菌”
什么是“超级细菌”?为什么会这么可怕?形象点说,就是一些导致我们人类生病的细菌获得了一种或几种针对不同抗生素的盾牌,变得刀枪不入,很多抗生素拿它没办法,最终使人类无药可治。
滥用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
经常不加区分地随便去药店买点所谓的“消炎药”吃,不仅可能导致产生超级细菌,还可能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比如腹泻、皮疹、过敏性休克等。美国就有研究资料表明,每50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就会有1个患者出现皮疹这样的不良反应,每个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就会有1个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这样的不良反应。
另外,长期滥用抗生素去治疗病毒引起的感染,不仅不会将身体里的病毒杀死,反倒会帮倒忙:抗生素在没找到有害菌的情况下会滥杀无辜,将身体里的有益菌杀死,从而可能导致腹泻,还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使疾病病程延长!
你看,本来就一个小病,反倒有可能被治成大病,得不偿失。
抗生素每年带走八万人生命?!救星还是杀手?转给你爱的人看吧!
引导语:
据卫生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到3.3瓶的水平,人均年消费量是美国人的10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抗生素使用超级大国。抗生素如此滥用之下,产生的不只是‘耐药宝宝’、‘超级细菌’,更是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而其所造成的病菌耐药性更是无法估量。
救星还是杀手?抗生素的前世今生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把这种现象称为抗生。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揭示出抗生现象的本质,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时,发现从空气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长出的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他认为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分泌到培养基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这种化学物质便是最先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
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又在放线菌中发现、并且制成了治疗结核病的链霉素。
年礼来公司发明了万古霉素被称为抗生素的最后武器。因为它对G+细菌细胞壁、细胞膜和RNA有三重杀菌机制,不易诱导细菌对其产生耐药。
从那时到现在,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不过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毒性太大,适合作为治疗人类或牲畜传染病的药品还不到百种。后来人们发现,抗生素并不是都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有些是能够抑制寄生虫的,有的能够除草,有的可以用来治疗心血管病,还有的可以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可以用在器官移植手术中。
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把抗生素的范围扩大了,给了一个机关报的名称,叫做生物药物素。
功在当代
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家族,的确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伙伴。在二战中它曾拯救了千千万万个声明,帮助世界赢取和平。由此它也被称作是二战时期三大发明之一,与雷达和原子弹齐名。
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杀菌性,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以及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以此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目的。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于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病症,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肺炎、中耳炎、脑膜炎、炭疽、破伤风、梅毒、白喉等等都具有疗效。
抗生素可以算得上是功在当代,是医疗上不可缺少的强力药剂。不过,其也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副作用,需要审慎使用。
滥用抗生素,祸及千秋
首先是会增强细菌的耐药性。抗生素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起到了筛选耐药细菌的作用。随着突变,少部分细菌产生新的耐药基因,它们在抗生素造成的生存压力下存活下来并继续繁殖,久而久之,耐药细菌就会越来越多,造成抗生素失去治疗效果。如果太多地把抗生素用在不必要的地方,就会增加环境中的细菌接触到抗生素的机会,从而加快耐药军团的扩张。
其次是会出现药源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世界住院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5%出现致残、致畸、致死、住院时间延长,3.6%-25%出现药源性致死(我国国内为20%以上)。
同时,还可能会出现二重感染,即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出现真菌感染。
抗生素误区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
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
误区4: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
误区5: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误区6:发烧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误区7: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
误区8:一旦有效就停药
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制止滥用药物,防范法规需升级防范滥用法规需“升级”
应该说,我国目前的药品及食品管理法规中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是有相关规定的,但这些规定主要限于卫生医院管理中抗菌类药物使用的操作流程,法律效力等级较低,法律强制力及处罚力度也相对疲软。因此,在法律层面应该出台更为严厉的重典。
加强临床使用的监管
医院,经过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后,具有严重的感染症状且医师认为必须使用,才能由医师开具处方使用抗生素。此外,还必须经过医护人员认可,并由药房最终审定,强调使用抗生素的指征性、针对性及方案性,使用程序审定非常严格。
另外,患者在必须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制度上应该不允许执业医师直接运用最高端的抗生素类药物(例如第四代头孢),而是首先使用毒副作用较低的低端抗生素类药物
焦点链接:抗生素催生“超级细菌”
超级病菌是对所有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的统称。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
年,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
年,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同时出现。
年,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链霉素的“食肉链球菌”被发现。
年,出现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
年,研究者发现携有一个特殊基因的数种细菌具有超级抗药性,可使细菌获得超级抗药性的基因名为NDM-1。同年10月巴西大规模暴发KPC超级病菌导致多名感染者丧生。
究其原因,还是人类过度依赖抗生素,导致细菌一再变异加强,最终导致所有抗生素都无法解决的细菌出现。有学者担忧,超级细菌将使各国重回“前抗生素时代”,而且再无新的抗生素可以解围,形式十分严峻。
小常识:几种常见的抗生素及其用途
阿莫西林,又名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杀菌作用强,穿透细胞壁的能力也强。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口服青霉素之一,其制剂有胶囊、片剂、颗粒剂、分散片等等。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红霉素,别名:威霉素、福爱力、新红康,是一种碱性抗生素,无臭,味苦;微有引湿性。适用于支原体肺炎、婴儿肺炎、生殖泌尿道感染、白喉(辅助治疗)及白喉带菌者、皮肤软组织感染、百日咳、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以及淋病、梅毒、痤疮等。 环丙沙星为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广谱抗菌活性,杀菌效果好,几乎对所有细菌的抗菌活性均较诺氟沙星及依诺沙星强2~4倍。临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皮肤软组织等的感染及胆囊炎、胆管炎、中耳炎、副鼻窦炎、淋球菌性尿道炎等。
青霉素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G、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可用于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肺炎、中耳炎、脑膜炎、炭疽、破伤风、梅毒、白喉,但不可与同类抗生素连用罗红霉素(罗力得)、Rulide。为红霉素衍生物,抗菌活性与红霉素相似,用于敏感菌株所引起的感染,尤其上、下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生殖器(淋球菌感染除外)及皮肤感染。禁忌症:妊娠、授乳期妇女一般不用此药。
结束语: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为曾经盲目的依赖埋单,不得不面对如今残酷的现实。不过好在为时未晚,这需要相关法规的及时跟进,也需要大众及时明白抗生素的本质。它是人类的朋友,但不是超人和全能战士,很多时候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冷静对待。
白癜风传染人吗长春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