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是很多人每天必吃及家居厨房的必备食材。
但有些人认为鸡蛋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过多地吃鸡蛋会导致人体血清胆固醇增高,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有的人更极端,吃鸡蛋只吃蛋白,绝不吃蛋黄。也有人认为鸡蛋是“全营养食物”,应该每天都吃。
那么,鸡蛋胆固醇对人体健康有多大的影响?又该怎样吃鸡蛋呢?下面让我们来系统地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胆固醇?
人体中有很多不可或缺的物质,比如水分、不同功能的细胞和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脂肪也是身体必须的一大类。胆固醇也是一种脂肪,同时在人体内更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维持我们身体的完整,而且还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这些都是我们生存必需的。人体中每千克体重就含有2克胆固醇,而且每天还合成1-1.2克的胆固醇。
胆固醇太多有什么危害?
众所周知,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是慢性疾病的其中一个重要指标。人体内胆固醇含量过高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形成高胆固醇血症,与很多心脑血管疾病都有联系。
蛋黄为何成为“背锅侠”?
多年来,有很多针对于胆固醇的研究,能够确定的是体内胆固醇含量过高,确实与饮食有关。不过,除了膳食胆固醇摄入之外,糖分摄取过多也和胆固醇升高有关。
蛋黄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主要是因为其中的胆固醇含量确实很高。每克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为毫克以上,是除了动物脑之外胆固醇含量最高的日常食物了。
最早将胆固醇摄入与心脏病连在一起的是俄罗斯病理学家尼可拉阿尼契科,实验证明了兔子在大量摄入胆固醇之后,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人们自然而然的就将这个结果与蛋黄联系起来了,呼吁人们不要再吃蛋黄,否则很容易危害健康。
可是之后的科学家想通过实验来论证这个观点,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最近的研究也表明,跟那些从来不吃或者很少吃蛋的人相比,每天吃一个蛋反而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吃下去不等于全部吸收
说到食物必然要说到摄入量与吸收量,这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对于胆固醇也不例外。人们每天从膳食中可以摄入-毫克的外源性胆固醇,主要来自肉类、肝脏、内脏、脑、蛋黄和奶油等。
食物中的胆固醇酯不溶于水,不易与胆汁酸形成微胶粒,不利于吸收,必须经过胰液分泌的胆固醇酯酶将其水解为游离的胆固醇后方能吸收。而没有被吸收的胆固醇则在小肠下段被细菌转化为粪固醇,由粪便排出。
在日常饮食中,植物性食物中的谷固醇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所以要多注意食物种类的搭配。蛋黄虽然胆固醇含量高,但是其中的蛋黄卵磷脂还能抑制胆固醇,与之成为了很好的搭档。
不过鸡蛋虽然有营养,但有些人还是不能吃?且看下文分解:
1.鸡蛋难消化,肠胃不好不能吃?假的。
鸡蛋的氨基酸组成完美,蛋白质、脂肪都是很容易被人体吸收。不管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还是孕妈、哺乳妈妈,亦或是身体虚弱、营养欠佳的病患,都可以享受鸡蛋带来的营养好处,每天吃1个全蛋是挺好的。
2.「四高」患者,不能吃?假的。
所谓「四高」,是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很多人都觉得吃鸡蛋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有害。其实,四高患者每天吃1个鸡蛋,没问题。除了蛋白质很优质以外,鸡蛋中的钠也不高、糖也很少、嘌呤也很低。即使吃了两个以上,也没问题,因为这要看你的整体饮食、还吃了其它哪些食物。
3.鸡蛋过敏人群,不适合吃?真的。
鸡蛋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八种导致人类过敏的食物之一,多见于3~5岁以下的婴幼儿。各位家长在首次给宝宝喂蛋类做辅食时,一定要留意宝宝有没有异常反应。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如果有过鸡蛋过敏史,就应该躲开鸡蛋和各种含有鸡蛋成分的食品。
4.胆囊炎患者要少吃蛋黄?真的。
胆囊炎患者必须限制胆固醇摄入,不仅要尽量少吃蛋黄,也还要少吃动物性脂肪。不妨选择富含膳食纤维和豆固醇的豆制品,它也是膳食中补充蛋白质的好选择。鸡蛋是种物美价廉的好食材,蛋黄蛋白各有优势,不要因为各种传言浪费它。
所以,吃鸡蛋的时候不要过分顾忌蛋黄了!
吃鸡蛋的正确姿势:每天应摄入一个鸡蛋,不要丢弃蛋黄!
严禁涉密信息上网
快来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中科UM-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daohuoyun.com/dnywq/10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