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疏忽的IPO新政亮点已双向“松绑”布局影子股
[第01页][第02页][第03页][第04页]导读:
被疏忽的IPO新政亮点:审核、发行双向"松绑"
IPO影子股成先锋打新模式或将改变
IPO还应再朝三
多家IPO"影子股"受热捧
新股申购指南及中签收益查询
被疏忽的IPO新政亮点:审核、发行双向"松绑"
对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取消新股申购预缴款无疑减缓了市场对IPO重启的恐惧,这也是推动A股昨日(11月9日)强势大涨的主要原因。发行环节的政策变动如今照旧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但是,对拟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来讲,一些暂时被疏忽的政策调剂,却在业内引发强烈反响。
被疏忽的规则剧变
上周五,当证监会宣布IPO重启消息之时,立刻引发了市场各方的一片惊呼,很多投资者的第一反应就是耽忧反弹行情夭折。但是随着取消新股申购提早缴款等5方面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的政策措施调剂,市场态度也出现了戏剧性的转变,昨日继续高歌猛进的市场表现,就是最好体现。
一样是在上周五,"低调"现身证监会官关于《首次公然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然征求意见的通知等内容,在被很多投资者所忽视的同时,却在业内引发了轩然大波。
在这份通知上,证监会表示,主要修改内容包括两方面:1是调剂独立性条件为信息表露要求;2是调剂召募资金使用条件为信息表露要求。
通知指出,为解决历史上国有企业部份改制上市带来的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伤害上市公司利益问题,不允许存在较多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问题的企业发行上市。经过多年以来的实践,独立性带来的问题和矛盾已基本解决,不需要再作为发行上市的门坎,拟采取表露方式对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进行监管。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证监会对召募资金使用问题进行严格监管,要求召募资金原则上用于主营业务等,从实际运行效果看,事前把关的做法极大地增加了发行人的本钱,下降了行政审批的效力。为下降企业融资本钱,提高行政许可效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拟取消召募资金使用方面的门坎,改成信息表露要求。
注册制特点崭露头角"对拟上市企业来讲,这无疑是极大的松绑"。一名拟上市公司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过去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问题都是证监会审核重点,由于相干问题被否决的不在少数。另一方面,原来需要表露募投项目的具体信息,但是很多企业从申报到上会,整个过程长达几年时间,全部行业和公司都出现了巨大变化。"也许以后会出现没有具体募投项目的案例",该人士表示。
对拟上市公司来讲,上述IPO政策两个方面的修改,无疑是好消息。而在一些
一名中介机构人士就表示,由于今年市场剧烈波动,注册制改革的进度也遭到了明显影响。
此次IPO规则的一系列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为注册制改革进行铺垫。从审核向信息表露过渡,简化发行流程,这些都是注册制改革的特点。
实际上,在这次发行政策调剂中,相信很多敏锐的投资者也能感受到注册制改革的渐行渐近。毕竟在注册制实行后,新股的供给将明显增加,而取消新股申购提早缴款,就能极大减缓对市场的影响,小盘股IPO直接定价则可简化企业发行手续与本钱。另外,认购的股分数量合计不足本次公然发行数量的70时可以中断发行,和投资者12个月内累计出现3次中签后未足额缴款的情形时,6个月内不允许参与新股申购,也扮演着配套机制的"角色"。(每日经济新闻李智)
[第01页][第02页][第03页][第04页]